确定退出工资宝?
最近,和“P2P”沾边的明星、专家,日子过得有点烦。东虹桥出现状况后,不少投资人跑到疑似代言的影星黄晓明微博下诉苦,目前他的微博已成P2P讨债集合地。而涉“e租宝”案被批捕的21人名单中,新出现了“经济学家杨晨”的名字。
4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“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法律政策宣传座谈会”上,有材料显示,“泛理财化”已成为非法集资犯罪的新手法,欺骗诱导性强,专业化程度高,“经济新业态”“金融创新”等幌子令投资者的辨别难度加大。特别是,“一些犯罪分子不惜投入重金,通过电视、报纸、网络等各类媒体进行包装宣传,邀请名人、学者和官员站台造势”。
所谓的“名人、学者和官员站台造势”,本质上和从前的“明星代言”差不多,但毕竟上了一个时代的台阶,有些新的特点。
从前的广告代言以影视明星居多。由于不断传出丑闻,特别是新《广告法》实施后,在报纸、电视等传统媒体上,影视明星的代言实际是在收缩的。但当互联网出现大量非法集资并且采用了“泛理财化”这一新手法后,不仅影视明星找到了出路,从前在传统媒体上被限制较大的专家以及退休及部分在职官员,也找到了合适的“影响力变现”平台。
在“泛理财”领域,影视明星、名人有影响力,但恐怕不比专家与官员的更大。营销要使受众获得安全感和认同,“专家”“官员”的光环巨大。特别是三四线城市以下区域,由于市场透明度低,信息不丰富,投资者对于投资对象的可信度乃至投资风险,往往不是看市场看数据,而是看哪些专家和官员在站台。在很多辨识能力较低的投资者眼中,政府是不会亏到自己的,那么想必“官员”也不会吃亏,假如连他们都把钱投入到了某个理财产品上,安全性自然毋庸置疑。
真是这样吗?未必。2015年就有媒体报道,某部委数百位离退休干部在十年间陆续卷入一起非法集资案中,被“吸纳”共1.5亿元巨资。更常见的情况是,很多离退休官员身兼“受害者”与“帮凶”的双重身份。本身被骗局套牢后,还继续利用自己头顶的光环,诱使更多的人上套,以图减少自身损失。至于为虎作伥后能否“功成身退”,就看运气了。
“代言”人群的扩编,也因为在互联网时代,“代言”的方式变得更多样、更灰色、更能规避法律风险,善打“擦边球”。这很类似于传统媒体中的“软文”,到了自媒体时代,软文忽然变成了花样百出、“色香味美”的“植入广告”。不过,在明星代言时代,大部分代言产品都是保健食品之类,还算无伤大雅。现在,非法集资的主要对象是中老年人,觊觎的是那点养老、保命的退休金,相对来说更为恶性。
为互联网非法集资站台的三类人中,影视明星牵涉的责任比较容易辨析,即便参股也只需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即可。相比之下,站台的专家、官员(退休官员),责任就比较模糊,多数情况下,不要说法律责任,连道义上的声讨都很难着力。
在国家出台明确的监管办法之前,不妨先让每个P2P产品在“醒目部位”标识:“本理财产品的安全性及回报率与任何专家、明星及官员的表达无关”,这就像在烟盒正面印上“吸烟有害健康”一样。没办法,很多非法集资的受害者,其辨识力表现得并不比未成年人更好,也只能像保护未成年人一样保护他们了。
一样买保险,为什么别人理赔速度就是比你快?
一个保温杯引发的危机
在线投保免体检,健康告知就能随便填吗?
不得不看,4种金融骗局被曝光,防骗指南在此!
就业危机近在咫尺,哪些工作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?
一片哀嚎,缺钱缺成这个样子!你可别当替死鬼!
我买的保险停售了,那还能保险吗?
ICO的红与黑:你敢搭车吗?
快告诉身边的人,干这些事会碰到国家的金融安全底线!
养老基金账户现身,能否带动更多机构投资者进入股市?
都被炒上天了,比特币还能做啥法定货币?
P2P车贷下半场:马太效应初显 寡头呼之欲出
重疾越来越年轻化,别以为你还有命可以拼!
房贷利率这么高,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抢着买房?
投资人请注意:可能有P2P平台借整改的名义跑路!
连马云的余额宝都被开刀了,想不到的事正在发生!
三星集团长公主离婚赔70亿:一个女孩要走过多少路,才能收获幸福?
李嘉诚又在抛售资产了,这位华人首富想告诉我们什么?
多城市禁止再投放,共享单车该如何应对地方监管?
【模式分析】Varo Money:与传统银行直接竞争的移动银行